当前位置:首页 » 新乡焦作 » 漯河雅士

漯河雅士

发布时间: 2021-03-16 21:18:34

Ⅰ 宝殿属于哪个省的

河南许昌市襄城县丁营乡百宁岗
中文名称:百宁岗
别名:百牛岗
所属地区:河南省襄城县
地理位置:河南省襄城县东南隅的丁营乡境内
著名景点:五岳庙(故人云:“烧香不烧香,先到百宁岗)
百宁岗五岳庙位于河南省襄城县东南隅的丁营乡境内。百宁岗原称百牛岗,距县城东南22公里,前临汝水,后依蓦岭,左跨沂城,右望首山,南北绵亘十数里。《襄城县志》载:“百宁岗原称百牛岗。距县城东南 22 公里 ,前临汝水,后依蓦岭,左跨沂城,右望首山,南北绵亘十数里。岗上有五岳庙,殿宇巍峨,气势磅礴,松柏参天,花木蔽日,清静幽雅,令人神怡。”
百宁岗是许昌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南距平顶山市区30公里,北离许昌市区45公里,东距漯河市区40公里。是以道教文化为主、以农业观光相辅之的旅游景区。百宁岗五岳庙初建于汉,规模于晋,历代修葺,几经兴衰,殿宇巍峨,气势磅礴,前有山门,后有三清楼,中有五岳宝殿,大小殿堂25座,占地50余亩,院内松柏参天,花木蔽日,清静幽雅,令人神怡,常住道众70余人。有“中州神仙皇京城”之誉。五岳庙文化底蕴深厚,千百年来,帝王将相频频光顾,才子雅士屡屡留墨,庙内存有王羲之、黄庭坚、郑板桥手书石刻,显贵富贾不断捐建,经久不衰,奥妙在于它敬奉的不仅仅是道教神,还以“一道化三教”、“三教合一”为立庙宗旨,涵盖儒、释、道三教的圣、佛、神。故人云:“烧香不烧香,先到百宁岗(五岳庙)”。
据《襄城县志》记载:在抗日战争期间,一个中队的日本兵驻扎在这个庙宇里,早晨起来,枪支全部不翼而飞,后来发现挂在庙宇后面的一棵千年银杏树梢上,十分迷信的日本兵认为是侵犯了庙里的神仙,便迅速逃离了百宁岗。
【百宁岗名字的起源】
传说很早以前,“百牛岗”是块平地,地里长满了裂礓石,裂礓变成似人非人的模样。这一带百姓认为很不吉利,老年人说:“这可了不得,待裂礓变成人时,要更朝换代,百姓绝。”百姓们为此都落下了心病,寝食难安。一天晚上,人们刚入睡,忽然一个白发老翁飘然进村,他逢门就进,对牛主说:“明早我使使你的牛。”有的慷慨答应:“好,使吧选”有的却婉言拒绝。说也奇怪,第二天,凡是不让使牛的人家,都发现自家的耕牛通身淌汗,大口喘气,甚是疲惫。更令人惊奇的是,他们村子附近出现了一条黄土岗。这时,人们才恍然大悟:借牛老翁不是凡人,而是为给百姓消灾解忧,借耕牛运土填地裂、掩埋这不祥的裂礓石而来。这时,村人望空膜拜,感谢神仙庇佑。从此,个个眉展颜开,安居乐业。神仙借百牛拉土堆岗的故事不胫而走,流传四方,此岗遂名为“百牛岗”。
【百牛岗改称“百宁岗”】
明万历年间,岗上常有毛贼出没,拦路抢劫,杀人越货,闹得路断人稀,鸡犬不宁。后有提督杜百宁率兵到此平贼,经剿捕,贼众大多被擒,余者也望风远遁,不敢为患。百宁岗又安谧如常,行人如织,路不拾遗。附近村民为纪念百宁提督平贼功勋,把“百牛岗”改为“百宁岗”。
岗上有五岳庙,庙内现存文物碑刻有晋时书圣王羲之联碑、宋时文豪黄庭坚诗碑、清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词碑等。 一千六百多年前,神仙长生思想得以疯长的晋代,著名道人葛洪来到襄县修道,其间在这百牛岗上修了“五岳庙”,这个既不在京都,也不在名山大川的“五岳庙”,居然惹得帝王将相频频光顾,才子雅士屡屡留墨,显贵富贾不断修缮,经千年而不衰。和一般的庙宇不太一样,它不仅是信奉道教者的活动场所,敬奉的也不仅是道教诸仙,它以“一道化三教”、“三教合一”为立庙宗旨,涵盖了儒、释、道三教的神、仙、佛,也许正因为此,它被誉为“中州神仙皇京城”。五岳庙于1996年经政府批准对外开放后香火极盛,年接待香客、游人超百万人(次),已成为“中州第一香火大庙”。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王母娘娘的寿日,百宁岗庙会游人川流不息,似水如潮。
【百宁岗的传说】
据说,道教圣地武当山的祖师爷下山布道传法,路过汝河两岸,看中了汝河东岸的百宁岗这块风水宝地,决意把武当金顶的三清殿搬到百宁岗来。于是,施展法力,驱使汝河两岸八百头黄牛灵魂出窍,连夜往返于武当山和百宁岗之间。当最后一辆大车走到汝河黑龙潭时,两岸传来了报晓的鸡啼,神仙们慌了神,忙中出错,把一只金香炉掉在了汝河湾的潭涡里。潭里黑龙因此得成正果,行云布雨法力无边。据说,早些年,每逢初一十五,黑龙潭便香气氤氲;夜晚,灿灿金光自潭底直达水面,照耀得河湾里一片通明。于是,便引起了许多人的觊觎,前来打捞金香炉的人,接连不断。自此,香气便消失了,金光再也没有出现过。有人说,是祖师爷收回了金香炉;也有人说,金香炉是被下江蛮子盗走了。总而言之,黑龙潭已经没有金香炉。

Ⅱ 从随州到达天津经过多地方

K974 随州15:26→天津14:46
经停:随州→安陆→云梦→汉口→孝感→花园→广水→信阳驻马店→西平→漯河→许昌→郑州→兰考→商丘→菏泽→梁山→聊城→清河城→衡水→饶阳→肃宁→霸州→天津


Ⅲ 急!!!中国的哪个地方民风民俗比较有特色

中原婚嫁礼俗最早出现在古代对偶婚末期和个体婚初期,至西周时期趋于完善,逐步形成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亲迎“六礼”。在此基础上又演化为提亲、定礼、迎娶等婚俗,延续至今,成为中国主要的婚俗。
据考古发掘,中原地区早在两万年前就有了葬仪,至周代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丧葬礼仪,并成为中国重要的礼俗。
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岁时风俗,如踩高跷、划旱船、玩狮子、挂灯笼等“耍社火”,如小年祭灶、岁末守岁、过年吃饺子、拜年,元宵点灯盏,清明祭祖扫墓,端午插艾叶,七夕观星乞巧,八月中秋赏月,九月重阳登高等等,大多起源于中原,并通行全国。
中原俗称春节为“过年”或“大年”。过了腊月初八,就开始准备年货。
早在商周时代,祭灶王爷就是“五祀”之一。腊月二十三,俗称“小年夜”,这天,家家户户都要祭灶王爷。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,从东汉开始,中原人称之为“除夕”,这天,家家都要包饺子,而且包的越多越好;户户都要贴春联,这源于黄帝所创的桃符。初一都要吃饺子,主要取其“更岁交子”之义。
拜年是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。大年初一、初二是家族内的拜贺,初三之后是邻里和亲戚朋友之间互相拜年,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。 中原民间元宵节活动内容丰富,规模盛大,素有“小过年,大十五”之说。正月十五点灯盏是元宵节重要的祭神祈福活动。
春节期间中原地区还有丰富多彩的踩高跷、划旱船、玩狮子、挂灯笼等“耍社火”。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,自秦汉以后,演变成为民间传统的综合性文化活动,并成为全国春节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。
中原地区长期为小农经济生产方式,历来崇拜能呼风唤雨的龙神。传说龙在农历二月初二抬头升天,古代中原人便把这一天定为“龙抬头节”。这一天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,一来祈求龙王降雨,二来祈福消灾祛毒。
祭祖扫墓是中原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。一到清明,人们就拿着祭品到墓地烧纸点烛,祭奠先祖。清明这天,各家门头要插柳枝,男女都戴柳环。
先秦时期中原便有了端午节俗。中原端午节不仅有吃粽子、贴艾虎、悬菖蒲、饮雄黄酒等习俗,而且还流行一些消灾祛病、预防瘟疫的风俗。每到这一天,人们把采来的艾叶插在门上以避邪。
农历七月初七“七夕节”,源于最早流传于中原的“牛郎织女天河相会”的神话。因参加活动者都是青年女性,故又称为“乞巧节”。
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,源于古代中原地区的祭月迎寒活动。作为节日,西汉时已初具雏形,晋时已有赏月之举,到北宋时正式定名中秋节,至今长盛不衰。
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,由来已久,源起也是说法不一,古代中原民间多从南朝梁吴均《续齐谐记》中的“桓景避难”说。在这一天,有出游、登高、望远、插茱萸、饮菊花酒等以避灾避难的风俗,故又称“登高节”。
另外,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,“双九”蕴有生命长久、健康长寿的意思。这一天还有许多以老人为中心的尊老、爱老、敬老活动。中原民俗不仅体现在各种礼仪习俗中,还体现在民间节会、民间艺术、民间工艺等其他民俗文化活动中。
中原古代民间庙会长盛不衰,主要有盛大隆重的太昊陵庙会、热闹非凡的中岳庙会和规模盛大的浚县古庙会。
其中,太昊陵庙会历史最为悠久。始建于春秋时期的太昊伏羲陵,淮阳等地俗称“人祖庙”。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,来自河南、安徽、山东、河北、湖北等地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,他们有的朝祖进香、有的摸“子孙窑”。
庙会期间,前来烧香拜佛的“经挑班子”在太昊陵前载歌载舞,杂技、狮子、龙灯、竹马、旱船等也是忙个不停。庙会上售卖的玩具“泥泥狗”古朴别致,逛庙会的人都忘不了买几个回去。

热点内容
驻马店上蔡县邮编 发布:2021-03-16 21:53:57 浏览:888
新发地招聘 发布:2021-03-16 21:51:19 浏览:217
漯河大伟 发布:2021-03-16 21:51:07 浏览:401
相亲爱一家 发布:2021-03-16 21:49:54 浏览:504
校园跳蚤市场系统 发布:2021-03-16 21:48:31 浏览:929
洛阳到巩义汽车时刻表 发布:2021-03-16 21:48:15 浏览:108
男人胖相亲 发布:2021-03-16 21:47:49 浏览:948
苏宁郑州网点电话查询 发布:2021-03-16 21:47:42 浏览:459
同城帮二手良品真假 发布:2021-03-16 21:47:20 浏览:227
河南周口甲醇 发布:2021-03-16 21:42:35 浏览:197